每日头条!长春朝阳法院:货款有着落!

来源:中国新闻网2025-10-14 10:27:48

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14日电(辛江 孟美)近日,一桩拖欠长达六年的货款纠纷,在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张倩与执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,终于迎来了圆满结局,为企业追回了货款。

据悉,2012年,某建材公司与李某签订购销合同,供货后却迟迟等不来货款。此后的数年里,某建材公司多次催要,李某总是以工程款未结算、资金周转困难等种种理由拖延支付。


(资料图片)

2019年工程结束,货款依然杳无音信。无奈之下,建材公司将李某诉至法院。法院于2022年依法作出判决。然而,判决生效后,李某不主动履行,电话拒接,原住址也人去楼空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经过初步财产查询,未发现李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僵局。

面对濒临绝境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徐某,法官迅速梳理办案思路,制定了详尽的下一步执行方案,决心要啃下这块“硬骨头”。

近期,法官接到线索,称消失许久的李某近日可能已返回其原住所地。法官当机立断,决定次日凌晨开展突击执行行动。

当天凌晨,法官带领执行干警已悄然集结,奔赴李某的住所地。敲门声在寂静的楼道响起,屋内虽有动静,但门迟迟未开。执行干警持续在门外进行法律释明和严肃告诫,明确告知抗拒执行的法律后果,并迅速联系物业工作人员到场协助。

经过半个小时的耐心劝导和法律威慑,李某最终意识到无法再躲避,打开了房门。执行干警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。

询问过程中,李某仍声称自己身无分文,无力偿还。但法官没有轻信,而是仔细核查了李某的电子支付记录等线索。果然,法官发现李某不仅使用其亲属的账户进行消费,甚至在近期出资为女儿购买了汽车,还有旅游支出。

为维护司法权威,严厉打击规避执行行为,法院依法对李某作出了拘留15天的决定。期间,法官并未停歇,转而做起了李某家属的思想工作,从法、理、情多角度进行耐心疏导。

法官一方面严肃阐明法律的刚性约束,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提出了“现金分期支付+提供房产担保”的和解思路,既考虑到了被执行人当下的支付能力,也确保了申请执行人未来债权的实现。

经过反复沟通与协调,李某的家属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,积极筹措资金解决问题。在法院的主持下,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:李某家属当场代为支付现金,并以一套房产作抵偿部分债务,剩余债务分期7期于2027年12月31日前履行完毕,同时李某的两位亲属承诺若未按和解协议履行,自愿接受法院的强制执行。至此,这起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。

下一步,该院将持续亮剑失信行为,用执行力度传递司法温度,让守法经营者重拾信心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筑牢根基。(完)